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,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、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。因此,企业必须转变观念,切实承担起淘汰落后产能的主体责任,严格遵守安全、环保、节能、质量等法律法规,在主动转型中淘汰落后产能。
为了能让企业主动转型,政府已逐级分解落实了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责任,并完善政策激励机制,加强财政资金引导,做好职工安置,支持企业升级改造;在强化政策约束机制方面,严格市场准入,强化经济和法律手段,加大执法处罚力度;在监督检查方面,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,实行问责制等。政府将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,充分运用法律、经济、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,确保企业能够按期实现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目标。
一句话,先进的产能国家保护、支持,落后的产能国家反对、取缔。与其被动挨打,不如顺势而为。
企业要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主动求先进。要立足自主创新,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,以节能降耗、环境保护、装备改善、安全生产等为重点,及时更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,对落后产能进行改造,使万元产值水耗、汽耗、电耗等能耗指标达到业内先进水平。
企业在新上项目时,对于产品结构单一、工艺设备水平低、职业卫生条件差、三废治理难度大的项目,应坚决做到不引进、不建设;新建项目一律要进入通过规划环评、有产业和功能定位的工业园区;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“等量置换”或“减量置换”原则;坚持新上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平衡原则;不搞产能过剩的低水平重复建设,不使落后产能再次进入市场。
总之,企业应审时度势,充分利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优惠政策,主动实现转型,在转型中淘汰落后产能,使企业步入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。